St. Malo Fine Foods 作為一個加拿大生機食品公司,專門生產優質的純天然食用油。
St. Malo Fine Foods與世界各地的廠商合作, St. Malo Fine Foods的品牌代表著對於品味、營養、食品安 全以及尊重環境的最高標準。
St. Malo Fine Foods採用最新鮮、天然、無基因改造或除蟲劑栽培的果實過精心的篩選和脫水脫皮的處理。
再以低溫古早的機械式壓榨方式,不使用任何化學添加劑從果實中萃取,完整的保存了果實中原有的天然養分。
是的,魯魯愛料理
但有那麼一陣子懶懶的...
但為了家人的健康,衷心覺得真的不要那麼常吃外食
因為外面的料理,你絲毫無法去把關
而在家自己煮,你完完全全把關了層層步驟-挑食材、洗滌食材、烹煮過程...
最重要的是,油品的挑選!!
台灣人最常見的烹煮方式還是煎、煮、炒、炸為主,青菜大多是用大火快炒,而且多數是使用玉米油、葵花油之類來炒菜,甚至炸排骨也是用這類植物油,
你知道嗎,這真是個嚴重的錯誤!!
因為每一種油耐受的溫度不一樣,很多媽媽愛用的葵花油在攝氏 107 度就開始冒煙變質了,如果拿來炒菜甚至炸排骨,會產生許多可怕毒素。這就會危害全家人的健康囉~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這個表格來看看各種油品的冒煙點與其適合的烹飪法
TYPE OF OIL 未精製的各種油脂 | SMOKE POINT 冒煙點 | REMARKS 適合的烹飪法 |
酪梨油 Avocado oil | 271 ℃ ( 520 ℉ ) | 水炒、中火、炒煎炸 |
米糠油 Rice bran oil | 254 ℃ ( 490 ℉ ) | 由於管路污染,不建議食用 |
茶油 Tea oil | 252 ℃ ( 485 ℉ ) | 涼拌、水炒、中火炒、煎炸 |
橄欖油渣 Pomace | 238 ℃ ( 460 ℉ ) | 水炒、中火炒、煎炸 |
椰子油 Coconut oil | 232 ℃ ( 450 ℉ ) | 水炒、中火炒、煎炸 |
榛子油 Hazelnut oil | 221 ℃ ( 430 ℉ ) | 涼拌、水炒、中火炒、煎炸 |
棉花籽油 Cottonseed oil | 216 ℃ ( 420 ℉ ) | 殺精蟲,不建議食用 |
葡萄籽油 Grapeseed oil | 216 ℃ ( 420 ℉ ) | 涼拌、水炒、中火炒、煎炸 |
杏仁油 Almond oil | 216 ℃ ( 420 ℉ ) | 涼拌、水炒、中火炒、煎炸 |
馬卡達姆油 Macadamia oil | 199 ℃ ( 390 ℉ ) | 涼拌、水炒、中火炒 |
酥油 Vegetable shortening | 182 ℃ ( 360 ℉ ) | 反式脂肪酸,不建議食用 |
豬油 Lard | 182 ℃ ( 360 ℉ ) | 水炒、中火炒 |
芝麻油 Sesame oil | 177 ℃ ( 350 ℉ ) | 涼拌、水炒、中火炒 |
奶油 Butter | 177 ℃ ( 350 ℉ ) | 水炒、中火炒 |
大豆油 Soybean oil | 160 ℃ ( 320 ℉ ) | 涼拌、水炒、中火炒 |
玉米油 Corn oil | 160 ℃ ( 320 ℉ ) | 涼拌、水炒、中火炒 |
冷壓橄欖油 Olive oil | 160 ℃ ( 320 ℉ ) | 涼拌、水炒、中火炒 |
花生油 Peanut oil | 160 ℃ ( 320 ℉ ) | 涼拌、水炒、中火炒 |
胡桃油 Walnut oil | 160 ℃ ( 320 ℉ ) | 涼拌、水炒、中火炒 |
葵花油 Sunflower oil | 107 ℃ ( 225 ℉ ) | 涼拌、水炒 |
紅花油 Safflower oil | 107 ℃ ( 225 ℉ ) | 涼拌、水炒 |
亞麻仁油 Flax seed oil | 107 ℃ ( 225 ℉ ) | 涼拌、水炒 |
註:涼拌 (℃ / 120 ℉ ) , 水炒( 100 ℃ / 212 ℉ ) , 中火炒 ( 163 ℃ / 325 ℉ ) , 煎炸 ( 190 ℃ / 375 ℉ )
(參考資料:http://www.tunghai74.org/letters/CookingOil.htm)
表格中標示的為未精緻各種油脂,所以不代表今天要介紹的兩款油
這個冒煙點,我們下面再來一一分別作介紹
這次體驗的為-St.Malo聖馬羅冷榨酪梨油/芥花菜籽油 雙瓶組禮盒 (500ml)
這個禮盒,你不說它裡頭裝的是油,我會以為它是一本精裝書!!
拉近看
看到盒上標示的英文油品名稱,才會恍然大悟
哇!! 原來這是油品禮盒!!
盒子外觀四處都有著-英法日中文的產品名稱
對於會獻上小卡致意的廠商,魯魯都會覺得對方好用心!!
(雖然秋哥說:這還不都是制式化的,改個名字再印出來而已~
但我想說的是:是有幾家廠商會這麼用心的?! 沒幾家嘛~)
盒邊也有著St. Malo 聖馬羅的介紹 (中英文皆有)
BRC Global Standard for Food Safety 英國零售商協會 (BRC) 全球食品安全標準驗證
KOSHER CERTIFACATE 猶太教規安全等級認證
St. Malo Fine Foods 產品獲得 Kosher 認證的食品是符合猶太教規安全清潔可食的產品。"Kosher" 這個字代表嚴謹的猶太教規安全清潔、純正高品質的等級從產品原料的處理、配方、加工到各種配料成分等,都必需經過層層嚴格而縝密的檢查、化驗,能符合其高標準的產品,才能獲頒此認證。
CFIA 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
加拿大的食品監管機構,整合加拿農業食品部、加拿大漁業及海洋部及加拿大衛生部等三個聯邦政府部門的相關監管功能。每批 St. Malo Fine Foods 產品包裝、檢驗完後,出口前,皆受加拿大食品檢驗局檢查完後才能正式出口至全世界。
說實在的,看了那麼多國外的產品都這麼注重安全認證
轉回現實面我們住的台灣,小小一個,卻那麼多問題產品
不禁讓魯魯我搖搖頭啊...
盒子背後有標示著產品的詳細產品內容
原產地:加拿大 台灣進口商為興橋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你看,連製造商與地址都一一標示了呢
當然營養標示是一定有的
但其實灰色的那層只是一層書套(?)
裡頭牛皮色的紙箱,才是貨真價實的禮盒盒子
打開禮盒蓋,雙瓶禮盒的油品
乍看之下,還真是蠻像紅酒禮盒的呢!
St.Malo聖馬羅冷榨酪梨油/芥花菜籽油 (500ml)
還好有貼心的以顏色做區分,不然魯魯我一定一定分不出哪瓶是哪個...
既然是來自加拿大的油,所以標示都為英文也不為過
有效期限也在全英文的第一面
當然,都引進到台灣了
所以中文也是一定有的,不用擔心看不懂
St. Malo 加拿大頂級冷榨酪梨油 500ml
酪梨(學名Persea americana)也被稱為鱷梨或牛油果,是一種產自中美洲的天然水果。早於阿茲特克時代便有栽種酪梨的紀錄,如今許多國家都也已栽種了這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它的生產已遍布全球溫帶和亞熱帶地區。酪梨是一種全年而非季節性生產的作物。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經常是在橄欖季節以外的月份在橄欖油廠進行酪梨加工。
如同特級初榨橄欖油,St. Malo Fine Foods酪梨油也不使用化學物質,而以機械式冷壓榨方式從水果中萃取。果肉和果皮及種子分離後經過脫水再自然壓榨。
St. Malo Fine Foods油品取自天然成熟的酪梨,並嚴格遵守 BRC 標準驗證指南——所有食品生產線均受管理的食品安全國際標準。
酪梨油含維他命A、B、C 和蛋白質E,且含有極健康的單一不飽和脂肪酸、胡蘿蔔素、葉黃素和植物甾醇。
天然的酪梨油可以安全地加溫到最高攝式249 度,為所有蔬菜油中發煙點最高,因此在高溫料理更能保留住他的營養價值是烘焙、快炒、油炸、燒烤,碳烤,烘炙、及煸炒等所有高溫烹調料理的理想選擇。但它不只是一款烹飪用油。酪梨油順滑而豐富的風味使它非常適合用於提味。無論是沙拉醬,沾醬,醃料或甜點,任何傳統食譜中您都可以用酪梨油來取代奶油或橄欖油,是全世界最健康也最美味的食用油之一。
★ 冷榨無添加劑、防腐劑、反式脂肪
★ 蔬菜油中發煙點最高 (攝式249度)
★ 含維他命A、B、C & 蛋白質E
★ 健康的單一不飽和脂肪酸、胡蘿蔔素、葉黃素和植物甾醇
★ 涼拌、沾料、烘焙、快炒、及烘炙
★ 嬰兒、孕婦、健康女性的理想料理油
St. Malo 加拿大頂級冷榨芥花菜籽油 500ml
芥花菜籽油是 50 年前利用傳統的農作物雜交育種方式在加拿大培育功。耕種在加拿大中部大草原廣闊、天然純淨的土地上,而Canola一詞是「加拿大油籽,低酸」的縮寫——用來代表此芥花菜籽油中的低芥酸和低葡萄糖異硫氰酸酯,且備受公認為富含單一不飽和脂肪酸和亞麻油酸的優良品種。天然冷榨芥花菜籽油取自有機油菜籽(也稱為菜子),享有和特級初榨橄欖油及冷榨酪梨油相似的悠久歷史。不含化學物、基因改造、農藥或除草劑。芥花菜籽油擁有著清淡而爽口的風味、高煙點和許多有益健康的優點。
St. Malo Fine Foods機械式冷壓榨的技術完整的保留住了芥花菜籽油天然的抗氧化劑,天然冷榨芥花菜籽油經過國際品質保證認證(QAI)的認證,符合英國零售商協會(BRC)的標準驗證指南認證達到最高健康、安全和環保的標準。
芥花菜籽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芥花菜籽油在蔬菜油中含低的不健康飽和脂肪酸及富含健康的單一不飽和脂肪酸,及富含α-亞麻油酸。
芥花菜籽油已成為當今北美及日本應用最廣的食用油之一。它能夠完美的和甜、鹹或辛辣各種不同風味的食物融合在一起。由於發煙點高達攝式232 度,高溫時仍具穩定性,因此適合用於油炸,烘培和煎炒。芥花菜籽油也常被用來做燒烤、碳烤和沙拉沾醬、醃料等。
★ 冷榨無添加劑、防腐劑
★ 高發煙點 (攝式232度)
★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
★ 蔬菜油中含低的不健康飽和脂肪酸&富含健康的單一不飽和脂肪酸
★ 含健康的 α-亞麻油酸
★ 燒烤、碳烤、沙拉沾醬、及醃料
★ 養身首選料理油
如果今天魯魯不說是油,你一定也會以為它是紅酒吧~
因為不管是從哪個角度看,都超像紅酒的耶!! (是你自己想要喝吧!!)
這個瓶蓋套,記得記得一定一定要先拆掉呀...
瓶蓋是鐵製的
打開之後,裡頭是長這樣的
可以防止油倒的瓶身都是油膩膩的瓶口,是很大心設計
從這張照就可見兩款油的顏色是不一樣的唷
左邊是St. Malo天然冷榨酪梨油,右邊是St. Malo天然冷榨芥花菜籽油
一個是很油亮光澤的金黃透明色澤,一個是很像透明卻非透明的亮澤
拉近一點,別說魯魯呼瀧你
是真的兩邊都有倒油的
在倒油品的時候,冷榨芥花菜籽油就像在倒水一樣,感覺沒有很稠膩感
反倒是冷榨酪梨油,就有很稠的油感
St. Malo天然冷榨芥花菜籽油
聞起來並無什麼油味,喝起來也不會有油膩感
但喝一小口含在嘴中,慢慢的細膩品嘗,即會有一股香味佈滿嘴中
恩...應該是芥花籽本身的氣味
St. Malo天然冷榨酪梨油
這個聞起來就有油味了唷~不過是很清新很舒服的油味
嘗起來也不會太油膩,不過味道並不是我記憶裡的酪梨味
緊接著,魯魯就要來做料理囉~
通常魯魯在家都不會做太複雜太麻煩的料理,今天也是一樣
用兩款油各料理兩道菜
但有加碼另一道料理-麻油雞
你一定覺得很奇怪,麻油雞不是用麻油炒炒就好了嗎??
但其實麻油是不耐炒的喔!! 請拉回上面的冒煙點表
所以魯魯我一想到,冒煙點這個問題後
立馬決定要用St. Malo天然冷榨芥花菜籽油來做爆香薑片的動作
所以食材的部分就是上上一張照,這一張則是調味區
St. Malo天然冷榨芥花菜籽油爆香薑片、麻油是主角、料理米酒是提味、去腥
不過[麻油雞]這道料理是會額外一篇文,這邊只是要說明麻油不耐炒唷~(請容許魯魯我之後補上連結)
因為魯魯的薑片是要煸到乾乾的那種,所以一定要派出冒煙點高一些的St. Malo天然冷榨芥花菜籽油囉~
也因為St. Malo天然冷榨芥花菜籽油本身就是比較沒有那麼重口味,所以魯魯我才會選擇用這瓶來做爆香動作
麻油雞完成後,你也不用擔心會影響到麻油雞本身的味道唷~
魯魯選了St. Malo天然冷榨酪梨油,來煎傳統豆腐、煎塔香蛋
傳統豆腐切小塊,St. Malo天然冷榨酪梨油倒入平底鍋中
煎的雙面恰恰的,就可上盤囉
這一道-煎傳統豆腐,完全為小梨子所做
沒加半丁點鹽,就吃豆腐與酪梨油兩者所構成的那個味
塔香蛋,是為我自己所做
因為我以前在南部最愛吃這個了(你還有不喜歡的嗎?!)
適量的九層塔+兩顆蛋+鹽適量
我們家都習慣將九層塔切碎(會釋放更多香氛味),再放入蛋液中攪勻,下鍋煎
但我建議煎蛋,還是用傳統鍋比較好難捏
因為這個蛋被我煎得太乾了...
但是外觀顏色很漂亮卻不可否認,這都是St. Malo天然冷榨酪梨油的功勞
St. Malo天然冷榨芥花菜籽油,快炒萵苣、煎鯖魚
快炒青菜,是台灣人最喜歡的料理方式之一
均衡飲食,所以一餐中也要有一兩道青菜的
不得不說,這道菜深得我心!!
用St. Malo天然冷榨芥花菜籽油來做爆香薑絲,再下萵苣下去快炒
天啊~芥菜籽油把香與菜的甜味都帶到最香甜可口
魯魯我是一口菜一口薑絲一直往嘴裡塞呀!!
有菜、豆腐、蛋,也要來個魚肉
所以煎個鯖魚吧!!
煎魚選用的油一定要冒煙點夠高
因為它也是需要煎很久的一樣食材
沒有夠好的油,再怎麼美味可口的菜餚都是不健康的!
OK~最後,香噴噴的麻油雞加碼讓大夥聞香一下
別忘記,魯魯會額外補上麻油雞料理食譜上來的!!
老實說,這是魯魯第一次烹煮,但卻夭壽好吃的啦!!
記得!! 要吃得好,做好料理,就要用好油!!
來自加拿大的St.Malo聖馬羅冷榨酪梨油/芥花菜籽油
獻給您!!